金莎js9999777的网址_js9999777.com_首页

中文/EN
客服电话:+086 18612693323

玩投影:今年不了解HLD,还能嗨吗?

t01093dfd6936e785ba.jpg

   投影机产业的未来在哪里?很多人说激光已经是大势所趋。但是,另一个技术路线分支,HLD也没有闲着。2017年以来,已经有明基、日立、宝视来、NEC等推出相应技术的产品,并涵盖家用、教育、商用、4K和工程产品线。

    HLD是什么,如何来搅局

    HLD的定义是2015年飞利浦给出的。英文全称是High Lumen Density,字面直译为“高流明密度”。不过,业内对其给出的名称更为实际,即高亮度LED光源。

    或者说,HLD多数时候就被认为是高亮度LED的缩写。其采用崭新的发光晶片和封装技术,大幅提高了发光能量密度和散热性能,并通过更大尺寸的晶片和多晶片技术,实现更高的总亮度输出。

    2015年飞利浦首次推出HLD产品和概念。此后不久另一家LED光源,也是传统投影光源巨头欧司朗亦推出相似规格的产品。这些高亮LED光源的研发过程主要从2013年开始,并在2014年取得关键成绩。2016年,部分厂商抢先推出HLD光源投影机,影响较大的品牌是日立。同时,包括奥图码、明基等企业亦展出HLD光源的概念产品。2017年,则有更多厂商加入这一阵营。

    目前,HLD光源,即高亮LED光源能够实现从1000流明微投到6000流明工程投影的亮度输出。其核心光源RGB三原色总亮度输出最高在15000-20000流明左右。技术上足以满足超过整个投影机市场85%的产品应用需求,并成为投影新光源除激光之外的另一个选择。

    国际市场,投影品牌或将“必须布局”HLD

    在高亮HLD光源市场,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事情是:飞利浦和欧司朗都是欧洲企业。或者说,二者一定会努力推动欧洲市场接受HLD光源产品。对比之下,激光光源则更依赖于亚洲市场。

    业内人士对此指出,激光光源从全球布局看,面临着“欧洲安全”可接受性问题。在中国,激光光源已经成为普遍认知的投影新技术。虽然高亮度激光是“危险”的技术,但是,在应用于投影机的过程中,激光被从光源开始的至少5层光学系统处理,在投影机外面已经“难觅踪影”。或者说激光投影只是“开始于激光”,其结束早已经不是激光。这足以保障产品使用的安全性。

    但是,欧洲市场的产品安全标准更涉及“意外情况”。比如投影机损坏。这种情况下,激光和HLD给人的“安全性”就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别。因此,很多在欧洲市场强势的品牌均对HLD表示了好感。

    对于投影厂商,HLD光源还具有另一个优势。即它是RGB三原色光源,这与目前的激光荧光技术,实际上是蓝色激光光源、产品设计必须依赖色轮技术,形成了显著差异。这种差异,在3LCD投影技术上显得格外明显。传统的3LCD投影机不需要色轮。这使得直接应用HLD光源与应用激光荧光色轮技术比较,对于3LCD投影机而言,产品复杂度截然不同。或者说,现阶段而言HLD比激光更适合一般亮度的三片式投影系统。

    同时,从技术角度看,HLD光源亦不需要激光光源的特殊安全防护、扩束和散斑处理。这一点有助于降低产品设计的复杂性。

    正因为以上原因的存在,HLD光源几乎成了国际巨头的“必选”——因为,很多国际投影巨头往往拥有DLP和3LCD两个技术线,并在欧洲市场有着广泛的传统利益。而且考虑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差异性的选择,HLD也是不错的方向。即便在激光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国内市场,HLD也依然具有一些“粉丝”。

    HLD和激光的“时间差”——很重要的竞争点

    对于HLD这种新技术,在国内市场的布局,首要的问题是:晚于激光三年。即一个新萌芽的技术,要面对另一个已经初步成熟的产业。这使得HLD先天的具有了“市场短板”。

    但是,HLD在“时间差”上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:第一,高亮LED可以从微投行业找到支撑点。即目前微投市场基本被LED光源垄断,微投产品也在向高亮化发展。作为家庭和个人影像产品的提供者,微投厂商不会甘愿放弃“真正的私家影院”和“投影电视市场”。虽然亦有微投品牌选择了激光光源作为高亮路线图,但是HLD可能成为另一些品牌的差异化玩法。

    第二,从投影显示光源技术看,RGB三原色是自始至终的追求。HLD是满足这一标准的光源系统。而目前的激光光源还停留在蓝色激光+荧光色轮阶段。即激光的时间领先,具有“发展中”的特色。在终极的RGB方案愿景中,激光并不具有领先优势。所以RGB三原色的普及,可以成为HLD的又一个玩点。

    第三,本土投影市场还处于创新品牌层出不穷的时期。国际投影市场,亦有二线品牌希望在新技术时代能够“上位”。对于这些品牌,已经比较成熟的激光,具有荧光色轮的专利壁垒。甚至,对于一些国际巨头,这都是一个重大问题。目前,这方面已经产生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案例。但是,采用HLD光源,却不需要在这方面担心。一方面HLD的供给至少包括飞利浦和欧司朗两个品牌;另一方面飞利浦和欧司朗是传统投影汞灯光源的主要供应商,具有多年历史合作的良好信誉积累。同时,激光光源亦绕不过上游半导体器件供应商的钳制。

    同时,从另一个层面,即激光投影的绝对市场份额看,该技术虽然十分火热却并没有在任意单一投影市场,或者应用形态上取得较大份额优势。即便在国内最火的激光工程产品上,激光也没能在工程应用中取得绝对份额上的优势。尤其是在国际市场,投影新光源的方向尚无既定路线图。所以,从全球竞争看,HLD不仅有欧洲市场的区域接受优势,亦与激光在同一起跑线上。

    投影新光源“选边站”和“不选边站”的学问

    在投影新光源上,既有激光的坚定支持者——以本土的创新品牌居多。也有HLD和激光的双选择品牌,比如明基、NEC、日立等。

    如果对此归类,可以发现新光源品牌分布的整体特点是:新秀企业往往钟情单一技术——这是由新秀企业的实力、市场能力决定的,他们很难走“全面技术路线图”。传统国际大佬往往“多条腿”走路,不做技术性站队,而是把不同技术路线作为差异化的产品供给。

    这种品牌格局形成的市场竞争局面是,选择HLD的品牌多数对推动这一技术不具有“极端热忱”。虽然这一阵营国际大牌多,却都是多条腿走路,玩的是“万全之策”。然而,激光阵营更多的是创新品牌,他们需要一个价值支点和企业概念形象。这使得,这一阵营虽然整体实力要弱,却能够“全力以赴”的推动激光普及。

    正是这种差异,使得HLD产品并没有由于支持者多是国际巨头而显得整个阵营名声大噪。反而是,激光阵营的全面的、集中的市场攻势,更容易树立新技术的形象和市场认知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在欧洲市场、以及部分消费者心目中激光的“安全性”疑虑始终得不到解决,任何一个想持续做大市场、走向国际市场的品牌都绕不开HLD技术。这是作为HLD的倡导者飞利浦为何在激光爆火的时代,却依然能够“闲庭信步”式的对HLD战略稳扎稳打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消费者选择、品牌选择固然重要,上游核心技术如何看

    对于激光和HLD,消费者即有喜欢的,也有不喜欢的;这与品牌商们的态度很相似:不同技术的市场地位,更多的表现为“差异化”的供给,而非你死我活。

    这既是消费者的多元性、投影技术的多元性和品牌的多元性决定的,更是由光源自身的上游结构决定的。

    从制造体系看,激光和LED其实不会打架。他们都出自半导体光电行业。所以,日亚、飞利浦、欧司朗的光源产品阵营中,都可以看到二者同台的身影。而且,从高亮照明看,例如汽车大灯,两种技术也成为了“共生”的关系。

    同时,LED光源技术在终端照明,比如居家照明、城市景观、智慧路灯等领域,占据绝对统治地位。这使得全球制造、销售和研究LED光源的企业要更多。这种规模优势,也是近年来LED新技术方向不断涌现、新技术产品不断普及的关键。但是,必须指出的是,LED光源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技术,亦与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相通性,能够提供众多激光创新的思路,甚至部分技术是完全共用的。

    所以,在上游产业上,激光和LED的半导体光源应用具有“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特点。这决定的从光源行业看,厂商们并不具有“绝对站队”的需要。

    投影的上游核心技术的另一个是光阀。主要是液晶产品3LCD、微机电产品DLP和反射式液晶产品3LCOS。上游厂商包括爱普生、索尼、JVC、德仪等。那么,这些企业在激光和LED之间是不是有站队需求呢?

    首先,目前的激光采用的是激光荧光色轮技术。这一技术对单片式DLP特别友好,对3片式显示系统而言,则额外增加了复杂性。这是为何激光投影在3LCD厂商阵营中产品较少的原因。这一现实决定了,德州仪器从激光光源中有额外收益。3LCD等厂商更容易推出HLD产品。

    第二,对于HLD产品而言,DLP投影技术不需要特别的设计和改变产品架构也可适应。典型的案例是微投产品几乎都是LED光源。这又决定了,德州仪器没有理由反对HLD产品的推广——从微投市场而言德仪在LED光源上受益同样巨大。

    第三,从未来看,激光也会走向RGB光源。一旦实现激光的RGB化,激光和HLD光源在应用形态上的差异会显著缩小(激光不在需要荧光色轮,仅需要扩束和消散斑等光学结构。后者不一定要依赖于色轮技术)。这决定了,从长期技术演进看,不同投影光阀技术对两个光源的挑剔程度会“几乎消失”。

    通过这些分析,可以看到,目前激光和HLD的确有DLP和3LCD的阵营差异,但是却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。这种差异更多是技术特点(荧光色轮)决定的,是品牌企业的市场策略促成的,与上游光阀企业的选择没有多大关系。

    综上所述,无论是从光源角度看,还是从光阀角度看,投影显示的核心上游都不会在激光和HLD之间站队。这种不持立场的“立场”,有助于下游产品的多元化繁荣。

    激光和HLD各有特点,互补才是主流

    分析了这么多,最终还要回归消费者最在乎的产品形态。因为技术再好,也还要好的产品才能应用落地。

    一方面,激光目前具有“选择更多”和工程市场的绝对优势,两大特点。选择更多是说推出激光产品的品牌很多、产品很多、涵盖所有主要形态和应用,市场成熟度更高。工程市场的绝对优势则是说,HLD还不能满足8000-30000流明的高端应用。这些高端领域是激光的自留地。

   另一方面,LED光源则占据微投市场主动权,并提供RGB三原色价值、安全价值等特色卖点,且现阶段比较激光荧光色轮技术,更吻合于3LCD光阀技术。在微投市场,激光光源的份额较小,市场被LED光源垄断。而微投消费者很多将是未来家用投影的潜在消费者,微投产品也存在持续高亮化的趋势。这部分市场被LED光源占据,是对HLD的一大支撑。同时,很多消费者注重HLD的三原色特性和非激光的固有安全性。随着HLD技术的成熟,其产品也在增多,尤其是三片式LCD投影中,HLD会成为重要的技术类型。在单片DLP投影中,或许也会有厂商以RGB三原色为卖点,推出HLD技术的产品。

    所以,激光和HLD之争,表现出一个很大的特色。即,激光的高端工程自留地和LED在微投上的自留地,使得二者都具有进一步自我进化的基础。同时,在普通家用和商教商场,激光和HLD则要对抗一番。当然,这种对抗很可能类似于DLP和3LCD的市场竞争——最后的结果不是输赢,而是共存。

    总之,2017年将是HLD的元年。投影市场需要在激光爆发的同时,关注这个趋势。尤其是有志于全球市场的品牌,必须将HLD作为一种选择。这是今年投影行业的新变数、新趋势。对于消费者,HLD产品的增多,也意味着选择变得更充分,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事情。


   金莎js9999777的网址提示:本文来源:投影时代;自发布之日起,凡有转载、摘录、抄录者请注明转载地址及连接,未按要求的,我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.


在线留言

快速留言 >>

友情链接

了解更多 >>

官方微信

扫一扫关注
官方微信
Baidu
sogou